通信世界網消息(CWW)5G五載,征程不止,從技術到標準再到生態,邁入5G-A時代,全球運營商意在從成功走向更大成功。
近日,R18標準正式凍結,作為5G-A的第一個版本,其凍結預示著5G技術迎來又一個重要里程碑。而對于5G-A來說,挖掘新價值,探索新領域,銜接下一代,在產業界的新期待下,5G-A也迎來了自己的“當打之年”。
將繼承與拓展發揮到極致,5G-A也被行業寄予厚望。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曾概括,5G-A將把5G帶寬提升10倍,時延降低到十分之一,連接密度提升10倍,能夠更好地支持消費級應用和行業應用。
由此看來,5G-A的升級將全面提升網絡質量,拓展應用場景,為行業帶來數字化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為全球運營商的商業成功奠定基礎。
那么5G-A商業成功的下一步,究竟該落子何處?6月25日,在全球5G-A商用領航計劃發布會上,中國三大運營商、香港HKT、阿聯酋du和阿曼電信等全球5G-A領先運營商匯聚一堂,展現當前5G-A商用最新進展的同時,共同探討未來如何充分挖掘5G-A商用價值。
看形勢
5G-A是未來中長期確定性產業路徑
商用5年來,5G已經全球發展最快的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截止當前,全球320張5G網絡服務了18億用戶,用戶發展速度是4G同期的3倍。同時,5G FWA成為了運營商的主流選擇,超過一半的網絡商用了5G FWA業務。
廣泛的市場需求彰顯了其豐厚的商業潛力,據統計,全球5G用戶規模已突破15億,占全球移動用戶的20%,為運營商帶來了30%的移動流量與40%的移動業務收入。
回顧我國無線通信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從3G開始,中國以幾乎5年一個代際的節奏快速發展。2019年6月5G牌照正式發放,如今已走到5周年這個重要時間節點。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底,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383.7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量的60%,5G用戶數占全國移動用戶數的50%以上,發展成果顯著。整體來看,5G在4G的基礎上增強了服務于to C的能力,5G toB應用已在諸多行業初見成效,未來有望繼續在各行各業拓展開來。
“面向2030年,全行業需要持續推進5G-A技術的增強,推進5G產業健康發展,讓5G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全面實現5G改變社會的愿景?!比A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講道。
面向5G從改變生活到改變社會這一美好愿景,汪濤指出,面向未來中長期,5G-A是確定性的產業路徑。一方面可以保護已有投資,另一方面,可以帶來新的商業機會,拓寬商業邊界。
看應用
以三大場景拓展商用邊界
會上,汪濤從toC,toH和toB的維度分別闡述了5G-A帶來的商業機會。
面向toC市場,5G-A和AI相結合,將驅動流量重回快速增長。
就行業發展來看,從2014年到2021年,流量接近每年翻一番,但最近兩年流量增速減緩到15%。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80%、未來增長空間不大,OTT持續降低碼率,移動互聯網用戶使用時長見頂,這些因素都制約著流量增長,流量增速放緩已成為產業的共同挑戰。
對此,汪濤認為,過去一兩年AI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其對流量增長的巨大推動。從UGC向AIGC轉變,帶來了碼率的提升;從觸控交互到多形態自然交互,交互時長大大增加;移動終端逐漸拓展至多樣的AI智能終端。
尋找5G-A和AI的契合點可以發現,面向未來,5G-A可憑借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滿足AI時代的網絡需求。
面向toH市場,5G-A使能FWA從追光到齊光,從補充到主流。
對此,汪濤認為,這類場景的商業機會主要體現在海外市場,5G-A會使能FWA達到類光纖的體驗,成為家寬技術的主流選擇。
具體來看,5G-A時代,FWA可從追光到比肩光纖,并從放號、使用、維挽三個環節管控用戶體驗,提供300~500Mbps的保障速率;同時,5G-A 可以使能FWA從賣帶寬到賣全場景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運營商對FWA也持續看好。4G商用3年時,30%的4G運營商發布了FWA業務;5G商用3年,50%的5G運營商商用了FWA業務。據預測,5G-A時代,到2026年70%的5G運營商會商用FWA業務,促使FWA從家寬的補充變為主流選擇。
面向toB市場,5G-A將以新能力打開億級行業新機會。
首先,面向物聯場景,5G-A將打開中低速和無源物聯千億連接空間。具體來看,RedCap和Passive-IoT技術將有效解決5G物聯在發展中遇到的終端價格高、上量難,以及依賴有源供電,不適合高密部署場景兩大挑戰。
其次,面向車聯場景,5G-A將支持千萬級新能源車走向智能。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每年出貨量已達1000萬,其中5G通信DOU在15GB左右。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步走向高階的智駕場景,綜合考慮軟件OTA、車內大屏娛樂和智駕訓練等應用,DOU可達100GB,還會帶來云端算力需求。
最后,面向通感場景,5G-A將為萬億級低空經濟提供基礎設施和服務。與雷達感知相比,5G-A基站在低空通感精度上比雷達高5~10倍,達10m左右,檢測準確率高15%。不僅如此,運營商的商業模式也可以從連接擴展到”感知+集成”等綜合服務上。
看布局
全球運營商紛紛“搶跑”
正如行業所認同的,2024年是5G-A的商用元年。展現商用元年的新氣象,當前5G-A的發展步伐也令人津津樂道,標準、技術、生態和商業等要素均已齊備。
在標準上,3GPP第一個5G-A標準版本R18已經于6月18日正式凍結;在技術上,全球30多家主流運營商已經完成5G-A技術方案驗證,包括不限于3CC載波聚合、大規模天線陣列Massive MIMO(ELAA-MM)和Redcap等。
在生態上,終端種類也在逐步豐富,當前已經有超過20款支持3CC的商用手機和60款以上的RedCap商用終端,預計年底終端數量還會增長50%。在商業上、5G-A在to C、to H、以及to B領域均有新機會,有望從聯人、聯家到聯車、聯物、感知等方面,全面改變社會和生活。
瞰見5G-A發展潛力,不僅限于其自身發展步伐穩健,全球運營商對5G-A發展也充滿信心。
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已提前部署商用計劃。中國移動正式宣布了5G-A商用計劃,2024年將在超過國內300個城市啟動全球規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在6月25日舉行的上海移動5G-A商用發布會上,中國移動重點面向商旅、直播、游戲三大場景推出5G-A商用套餐,已滿足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進行不同業務的差異化網絡需求,率先將5G-A真正推向商用。
中國電信則持續加強5G-A新技術創新實踐,牽頭30余項3GPP國際標準,形成600余項專利。助力低空經濟騰飛,中國電信借助中低頻段開拓低空通信市場,建設毫米波監測試點培育低空感知市場,當前已在廣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上海、北京8個省市開展低空外場試驗。
中國聯通積極推動5G-A的組網試點、樣板建設,并將在百城升級5G RedCap能力。中國聯通則全球首發雁飛5G RedCap商用化模組,應用于電力能源、工業制造等領域,推出超過20款行業終端產品。
攜手共推商業成功,大力發展5G-A。阿聯酋du提出要用3年時間實現全國5G-A覆蓋,且正在積極探索差異化的服務體驗,例如游戲寬帶、Wi-Fi管理等。預計未來三年,du的市場占有率將再增長10%。
阿曼電信也積極開展5G-A試驗,包括10Gbps能力、毫米波與TDD載波聚合、RedCap能力驗證等。阿曼電信將來還有哪些新計劃?據筆者了解,阿曼電信將在2024年完成一個5G-A集群的建設,并推出新服務。同時,阿曼電信透露,將在B2B領域推進5G專網、物聯網監控攝像頭等業務,在C2C領域拓展FWA業務,以實現超大容量、低端到端延遲的網絡服務。
香港HKT則提出將利用毫米波技術來增加FWA的傳輸量、通過毫米波回傳鏈路為電話交換站提供多樣化的傳輸方式等策略來推動5G-A進入更多行業場景。
集眾智而聚合力,5G-A的長遠發展還有賴于全球運營商的通力合作。為了有效發揮5G-A顯著的代際能力,推動行業進一步向前發展,本次會上,華為攜手5G-A運營商舉行5G-A商用領航計劃的發布儀式,達成六項共識,將攜手從“領航運營商聚力”、“打造領航城市”、“升級經營模式”、“驅動業務創新”、“高質量建網”、“共推生態繁榮”六個方面共同推動5G-A發展。
通過5G-A商用領航計劃,全球運營商將攜手共進,共同探索5G-A技術的前沿應用,推動網絡基礎設施的升級與優化。同時,可以預見該計劃也將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讓5G-A技術的紅利惠及更多行業領域。
接下來,讓我們共同期待,5G-A商用領航計劃能夠更好進入行業應用,更快進入生活場景,為未來的智能世界描繪更加美好的藍圖。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