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f1kd3"></p>

    <p id="f1kd3"><label id="f1kd3"><xmp id="f1kd3"></xmp></label></p>
  2. AI眼鏡難堪“天命之選”
    近日,Meta有望在9月“Connect大會”上發布新款AI眼鏡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蘋果、谷歌、三星、亞馬遜等大廠也傳出了布局AI眼鏡的相關消息。
    2024-08-28 09:37:16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宋婧??

    只需戴上眼鏡,時間、天氣、溫度情況都會出現在眼前;看向冰箱,隨口一問就能知道里面的食材可以用來做什么菜;外出旅游,不用問導游就能輕松識別眼前的建筑、了解背后的故事......一副小小的AI(人工智能)眼鏡,卻可以“窺見”無限可能。

    近日,Meta有望在9月“Connect大會”上發布新款AI眼鏡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蘋果、谷歌、三星、亞馬遜等大廠也傳出了布局AI眼鏡的相關消息。一時間,“AI眼鏡”概念股如同坐上了過山車,連續多日漲停后短暫回調,繼而又探底回升。大廠“開卷”、資本追捧,AI眼鏡的“風口”真的要來了?

    國內外大廠點燃AI眼鏡

    所謂的“AI眼鏡”是在普通近視眼鏡、老花鏡、墨鏡等的基礎上,增加AI功能,被認為是從傳統眼鏡向AR眼鏡迭代的一款過渡產品。不同于將重點放在虛擬與現實結合的AR眼鏡,AI眼鏡更加注重通過AI提升語音交互能力。它集耳機、攝像機、導航、語音助手等多類產品的功能于一身,但在視覺顯示方面作出了“妥協”:放棄加入光學顯示模組以換取更輕的重量、更低的成本以及更舒適的佩戴體驗。

    以引發此輪“AI眼鏡熱”的產品——“Ray-Ban Meta”為例,它是由Meta 與知名眼鏡品牌雷朋合作打造,外觀與普通太陽鏡相差無幾,但在功能方面集成了Meta AI,用戶只需要說“Hey Meta”即可激活內置AI助手進行互動。此外,該款AI眼鏡產品的重量僅為49克,不到MetaVR產品重量的十分之一,在解決用戶佩戴舒適度痛點的同時,也滿足了廣泛用于室內外日常場景的需求。據TheVerge統計,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智能眼鏡的全球銷量已突破100萬臺。

    最新消息稱,Meta計劃于2024年9月25日展示首款智能AR眼鏡,該產品性能將遠超Ray-Ban產品,在AI功能基礎上增加AR顯示功能,從而有望徹底顛覆傳統眼鏡的概念。這一消息更是刺激國內外廠商加快了入場步伐。來自蘋果方面的最新消息顯示,蘋果專注于AR技術的Vision團隊正在持續試驗開發多款產品,其中就包括一款類似Ray Ban Meta的智能眼鏡。谷歌也傳出了重組并上調相關AR團隊的級別,計劃生產搭載Gemini模型的AI眼鏡的消息。

    國內大廠也在競相發布新品,但尚未出現“爆款”。今年4月中旬,小米MIJIA智能音頻眼鏡悅享版正式發售;5月,華為發布了搭載HarmonyOS 4操作系統,并接入盤古AI大模型的智能眼鏡;8月,蜂巢科技推出了界環AI音頻眼鏡。此外,雷鳥、影目科技、魅族等廠商有望在2024年發布智能眼鏡產品。

    目前來看,這股“AI眼鏡熱”呈現出愈燃愈烈的趨勢。根據貝哲斯智能眼鏡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智能眼鏡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具體而言,2023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約395億元,而中國智能眼鏡市場規模也已達到數十億元。預計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1067.78億元,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預測為18.56%。

    AI眼鏡因何天命之選?

    實際上,科技廠商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探索由來已久,尤其是AI眼鏡相關概念曾被市場多次熱炒,但都轉瞬即逝。Ray-Ban Meta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首款銷量突破百萬級的AI眼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搭上了AI大模型浪潮的“順風車”。

    根據VR陀螺數據,初代產品Ray-Ban Stories從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累計只售出30萬副。兩代產品的功能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便是第二代產品在發布之后引入了MetaAI。Meta AI是一個多模態大語言模型,被廣泛集成在包括Instagram、Facebook、Messenger、WhatsApp 在內的軟硬件產品矩陣中。近日,Meta已發布基于最新開源大語言模型Llama 3的Meta AI,部分性能據稱甚至已經超過GPT-4。

    “相較于手機,智能眼鏡更接近用戶視覺,作為多模態大模型的硬件應用載體,可以使未來多模態AI助手獲取的視覺輸入與用戶自身視覺感知一致,用戶喚醒AI功能的使用體驗將有質的提升,AI眼鏡有望在AI時代成為十分重要的消費電子設備?!鄙耆f宏源分析師林起賢分析稱。

    大模型技術的逐漸成熟,讓AI眼鏡變得更加輕量化、更智能,同時也更具性價比,為其打開大眾消費市場提供了可能。而與此同時,科技廠商的大模型之爭已經從技術“卷”到了“落地”,AI眼鏡成為了一個理想目標。

    對于Meta、谷歌、蘋果、華為等科技大廠而言,AI眼鏡無疑是大模型落地的性價比之選。一方面,AI眼鏡是在傳統音頻眼鏡上接入AI大模型,技術門檻、研發難度以及預期投入成本都不算高;另一方面,科技大廠原本在AI領域就擁有深厚積累,不少科技大廠同時也是AI大模型廠商,布局AI眼鏡賽道具備天然的技術優勢。

    而作為從傳統眼鏡向AR眼鏡迭代的過渡品,AI眼鏡同時也成為了AR廠商們“救命稻草”。近年來,Meta的Quest系列、蘋果的Vision Pro等明星產品的發布雖然獲得了較高關注度,但飽受價格昂貴、產品過重、佩戴不適等問題的困擾,缺少實際應用場景,遲遲不能真正點燃市場熱情。AI眼鏡則在性價比、便攜性和交互體驗上彌補了AR眼鏡的不足,能夠快速走進更為廣泛的日常生活場景。這對亟需用一份亮眼的業績數據來提振市場信心的AR廠商而言,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

    這波AI眼鏡多遠?

    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相繼入場,市場對AI眼鏡的關注快速攀升。最近一周時間,亞世光電、卓翼科技、博士眼鏡、 雷柏科技等多只概念股迎來漲停潮。多份證券機構研報指出,2024年將迎來AI眼鏡發展年。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AI眼鏡所需的核心技術逐漸成熟,為商業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應用場景上,AI眼鏡不僅適用于視力矯正人群,還可能成為時尚增量產品,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此外,其在教育、醫療、辦公等多個領域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北本┥缈圃焊毖芯繂T王鵬分析道。

    然而,關于這波“AI眼鏡熱”究竟能走多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持謹慎態度。他認為,AI眼鏡最多算實驗室內的概念性產品。就技術而言,目前的AI眼鏡在電池壽命、攝像頭效果、語音識別精度等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例如,電池續航能力可能限制使用時間;攝像頭的拍攝效果可能不夠理想;語音識別精度低可能影響使用體驗。

    張孝榮表示,即便解決了技術問題,也解決不了安全隱患。例如可能會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在行走、過馬路或開車時使用某些功能,導致難以集中精力注意周圍環境,引發交通安全問題。此外,有研究稱長時間佩戴部分AI眼鏡可能會使人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影響對周圍人或事物的注意力。

    業內人士判斷,AI眼鏡與AR眼鏡的發展邊界有望融合。最新消息,Meta 下一代智能眼鏡將新增支持 AR 顯示功能?!癆I+AR”或將成為其產品進化的最終方向。廣東正圓投資認為,AI眼鏡對于消費電子產業而言,更大的意義在于AI眼鏡是向AR發展的過渡產品,看好AI眼鏡本質上是看好未來AI眼鏡向AR的迭代。

    華南某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總體上認可AI眼鏡產業的發展趨勢,可想像的空間比較大。但現階段暫時還沒有出現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產品,能夠根據其銷量和市場容量等,推算出相關產業鏈公司的收益情況。換言之,基本面數據尚不足以支撐機構得出更加明確的觀點,因此機構大多持研究和觀望狀態。

    總體來看,AI眼鏡的“走紅”為科技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活力和想象空間,但距離真正走向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AI眼鏡會成為TWS耳機一樣的現象級消費電子產品還是會取代手機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文章
    1
    聚焦中老年二次成長,快手星芒短劇《進擊的潘叔》詮釋銀發力量
    2
    《帶你趣戶外2025》圓滿收官!巴厘島、香港雙季,2.8億點贊見證新玩法
    3
    半年報 | 2025家電市場總結:“扶梯而上”,也要習慣“逐階而上”
    4
    英偉達示好,“止痛”不“治痛”
    5
    新型儲能求變
    6
    中國智能電視活躍量超2.8億臺,華為智慧屏增長迅猛
    7
    全球高溫爆發 中國家電加速爭搶海外訂單
    8
    國補最新消息:多地宣布“重啟”!規則有了這些新變化
    9
    合作近十年 推動國產屏!小米xTCL華星創新顯示聯合實驗室二期揭幕
    10
    鴻蒙生態5G新機:WIKO Hi暢享80 Pro今日首銷:1599元起
    11
    上半年洗衣機線上市場:美的系第一,小米引發多筒分區洗熱潮
    12
    掃地機器人“量增價跌”,科沃斯、石頭、追覓如何高端突圍?
    13
    第二屆健康顯示大會在京隆重召開:以標準領航 共筑健康顯示新生態
    14
    美國對華AI芯片供應政策急轉彎!
    15
    黃仁勛答記者問實錄,事關H20、中美競爭、對華合作......
    16
    全線回暖,618大促疊加“國補”助力家電行業6月熱銷
    17
    銷量增速超140%,擦窗機器人如何撬動清潔電器市場?
    18
    華為新一代三折疊來了!Mate XT 2入網:支持衛星通信
    19
    30億元/臺!全球首臺頂級光刻機出貨 支持后2nm工藝:中國廠商不可能買到
    20
    蘋果首款折疊iPhone來襲:搭載三星無折痕技術,預計起售價1800美元起!
    關于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商務合作
    • QQ:61149512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四虎90后|you jiz zz com无码一区二区|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1. <p id="f1kd3"></p>

      <p id="f1kd3"><label id="f1kd3"><xmp id="f1kd3"></xmp></lab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