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f1kd3"></p>

    <p id="f1kd3"><label id="f1kd3"><xmp id="f1kd3"></xmp></label></p>
  2. 輸給抖音,京東靠外賣就想拿下美團了?
    正如美團做打車、滴滴做外賣,京東做外賣的嘗試,也只是這種殘酷競爭的一個縮影——它看似是對抗美團,實則是對抗自身增長焦慮的必然選擇。
    2025-02-26 09:55:41
    來源:PConline??

    2024年全年戰報還未公布,京東卻已經提前鎖定“老三保衛戰”的敗局。

    在2022年GMV被拼多多反超后,2024年京東再被抖音反超。

    據36氪消息,2024年,抖音電商的商品交易總額(GMV)約3.5萬億元,抖音電商業務負責人康澤宇在內部會議上透露,2024年的GMV幫助抖音電商市場份額提升,已成為行業第三。

    這意味著,抖音的電商業務已經超過京東。而懸在劉強東心中的巨石越來越大。

    輸掉電商市場的“第三把交椅”后,京東近期開始轉戰本地生活市場,高調入局外賣市場。

    聲音很大、動作也不少,京東正試圖用美團的打法,在其主場開辟第二戰線。

    是抖音太強,還是京東太弱
    頭部幾家電商巨頭早在前幾年就已經不再公布GMV相關數據,因此PConline只能依據往年的數據來計算:

    市場對于京東2023年的GMV增速并沒有統一口徑,但綜合各家券商的研報數據來看,2023年京東GMV增幅大概在2~4%之間。

    即如果根據京東2022年3.48萬億的GMV測算,2023年京東GMV大約為3.5萬億-3.6萬億。

    假設按照抖音口徑,2024年抖音電商3.5萬億的GMV已經超過京東,那這意味著,京東2024年GMV的增速將幾乎等同于0,甚至負增長。

    京東將再次刷新自2014年登陸納斯達克以來的新低(2020-2022年GMV增幅分別為25%、26%、5.6%)。

    但事實上,此前PConline在分析京東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時就曾表示,京東的業績表現都是大幅超過市場預期的,包括四季度在國補的持續拉動下,2024年全年的收入利潤應該會有一小波新的增長。怎么GMV表現會被抖音后來居上?

    某種程度上來說,能被抖音超過更多源于京東GMV增長的停滯而非抖音的絕對增速。

    一直以來,京東區別于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不同就是收入高,但GMV低。這是京東自營模式的天然瓶頸。

    2024年上半年京東營收5514億元,遠超拼多多的1839億元,但自營模式導致GMV與營收高度重合,而阿里、拼多多的GMV構成包含所有第三方交易額,以傭金、廣告費為主要收入。簡單來說,如果以2023年的數據來看,京東的GMV是其營收的3倍,而拼多多是16倍。

    雖然這兩年京東一直在開拓3P業務,但截至去年三季度,京東的自營業務占比仍接近80%,同比上年的比重僅下降0.6個百分點。這種模式的優勢和劣勢一樣明顯。

    靠著自營模式長期建立的質量和口碑,京東得以在早年殺出重圍,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正品認知,這也是為什么一直以來在購買電子產品、家電等高價值大件物品時,大多數消費者會首選京東,因為信任度相對更高。

    但重資產模式下,京東的包袱也并不小。盡管營收規模龐大,但京東的規模效應并未完全轉化為高利潤。一方面,物流和倉儲成本的剛性支出較高;另一方面,京東需要持續投入以維持其供應鏈優勢,這限制了利潤的提升。

    而在電商這個紅海市場,前有豺狼,后有虎豹,大家都需要GMV爆發以便爭取生存空間。這也是為什么去年阿里、抖音接連叫停低價戰略,決定重新將GMV放回第一優先級。

    京東GMV增長遇阻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品類的滲透。

    眾所周知,以家電、電子產品為核心品類的京東,一直都是高客單價的典型代表,但客單價高,購買頻次相對就低,相比之下,抖音電商雖然起步晚,但在服飾美妝、日用百貨這種高頻消費品類的拓展上,以及足夠其拉高GMV天花板。

    2024年抖音商城(即貨架)GMV占比超40%,店播貢獻超30%,用戶主動搜索和復購心智增強,已經形成與淘寶相似的“計劃性購物”場景。

    而興趣電商的核心價值之一便在于用短視頻內容為電商導流,這么說吧,用戶在抖音看到家電、電子產品測評后,直接從抖音搜索進入店播購買,僅在抖音App內就可以形成閉環。

    這意味著抖音不僅搶占了沖動消費市場,還開始侵蝕京東的核心品類。

    京東也不是沒想過開拓美妝、服飾等高復購、高毛利的品類,但多大的補貼、多頻繁的加碼,也抵不過一次楊笠代言事件引發的輿論危機。

    而更重要的是,去年以來多次強調低價的京東,雖然是鐵了心的要拿利潤換流量。但事實上,除了高頻品類(如快消、美妝)被分流,拼多多和抖音的夾擊下,京東仍未能有效建立低價心智。

    京東亟需新的增長點。

    外賣沒那么好做
    2016年的烏鎮峰會后,美團的王興、滴滴的程維,以及當時還是今日頭條的張一鳴,還曾坐下來暢聊互聯網的下半場。

    王興講了這么一個故事,F1兩大車王舒馬赫和阿隆索曾有一次經典對決。當時雙方距離非常近,長期齊驅并駕。就在最后關頭,誰先松油門,或者誰先踩下剎車,決出勝負。

    經過長時間激動人心的僵持之后,最后阿隆索勝出了。事后別人問阿隆索為什么,他說那一刻我是這么想的,大家都不松的話,可能車毀人亡,他有小孩,我沒小孩。他應該讓我。

    這個故事的最后,王興說了一句:極致的競爭是殘酷的。

    第二年,美團做起打車業務,殺了滴滴一個措手不及。

    中國互聯網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約5-6小時,已被短視頻、社交、電商等頭部App瓜分殆盡。用戶注意力永遠是稀缺資源。

    而在爭奪用戶時間這件事上,超級App們玩的從來不是雙贏的游戲。

    近期,京東開始高調進攻外賣市場。

    目前京東App內,外賣已經被提升至一級入口。與買菜、超市等即時零售業務被一起放在了首頁的秒送板塊,和百億補貼并列。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前,PConline發現原本的“秒送”,已經更名成“生活服務”,具體功能沒有變化。

    京東做餐飲外賣這件事并不是最近才開始的。早在去年中旬,京東上線“秒送”時,就已經同步上線了咖啡外賣,但早期只有瑞幸一個品牌入駐,當時京東并沒有過多宣發,所以半年過去了也無人知曉。

    但其實,在這半年“潛伏期”里,京東一直在悄悄升級,引入更多商家。從瑞幸、庫迪、霸王茶姬、滬上阿姨等連鎖咖啡茶飲品牌,到開始引入漢堡王和永和大王等連鎖快餐品牌。只是板塊名稱仍叫做“咖啡奶茶”。

    彼時PConline還分析,該階段餐飲外賣更多是作為即時配送領域的核心高頻品類,來強化大眾對于京東在即時配送能力上的認知,要說京東去搶占美團的市場還為時尚早。

    現在看來,能不能搶到美團碗里的那點飯,還是要看京東聲音夠不夠大。

    2月11日京東公開招募外賣商家入駐,宣布0傭金,已簽約商家傭金從當日起,也按照全年免傭調整。

    一周后,京東再次宣布將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接下來2天,美團和餓了么該跟進的跟進,該發聲的發聲。外賣行業在今天才開始“卷”起勞動法。

    圖源:美團官方公眾號

    在發布隔天,評論區已經清空

    靠著此前在電商上的高信任度口碑,PConline注意到已經有不少網友愿意主動體驗京東的外賣服務。

    有網友對PConline表示,感覺入駐的商家相對靠譜,沒有那種只賣預制菜純外賣的小店。

    PConline注意到,目前京東外賣的入駐商家基本都為有堂食店面的商家。而這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已經成為外賣是否有衛生保障的一大指標。

    “感覺京東還是靠譜的”,網友的“民心所向”讓京東已然“未戰先火”。畢竟,即使是在自家賽道難有敵手的抖音和小紅書,做起團購外賣也大都無人在意。

    據北京商報報道,2月20日,京東外賣上線一周后,部分城市訂單量增長超100倍,已有近20萬餐飲商家申請入駐,并在高速增長中。據了解,目前京東外賣已在全國39個城市上線。

    但外賣絕對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做,供應鏈和騎手規模得以構成美團的護城河,便在于餐飲外賣的訂單密度,相比其他即時配送業務壓根不是一個量級。

    達達過去主要服務于超市、藥店等即時零售訂單,配送時間寬松、路線固定,而外賣需應對餐飲高峰期的即時性、分散性需求,調度系統需從“計劃性配送”轉向“實時動態優化”,這考驗的不僅僅是運力網絡的深度,京東還需要構建區別于電商系統新的服務體系。

    擺在達達面前的,是規模、密度、效率的三重壓力,也是美團曾經的少壯派、前美團副總裁,現達達董事長老K(郭慶)的壓力。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京東為什么要做外賣這件事其實很簡單。

    互聯網大廠布局生態的核心邏輯:表面是業務擴張,本質是對用戶時間、數據、支付場景的終極爭奪。用戶體驗是“明線”,而商業閉環構建、流量壟斷、數據霸權才是真正的“暗線”。

    國內互聯網已進入“超級App”競爭階段。京東做外賣也好、打車也好(現已下線),關鍵目的無非是提高用戶打開自己手機上那只小白狗的次數。

    京東想要留出用戶的時間,用高頻業務(外賣)拉動低頻業務(電商),把用戶“鎖”在自己的App內,這就是做外賣的邏輯。

    用戶體驗從來都是手段,不是目的,大廠優化體驗是為了提高用戶留存,而非單純“讓用戶更爽”。

    生態競爭的根本目標,其實都是通過“高頻打低頻、數據養算法、閉環鎖用戶”的策略,實現對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的“壟斷”。

    這場戰爭的終局,可能是少數幾個超級生態掌控絕大多數用戶的日常生活,而新玩家將越來越難突破數據與流量的雙重壁壘。

    正如美團做打車、滴滴做外賣,京東做外賣的嘗試,也只是這種殘酷競爭的一個縮影——它看似是對抗美團,實則是對抗自身增長焦慮的必然選擇。

    最新文章
    1
    極米Play 6斬獲2025第十三屆TopDigital創新營銷金獎!
    2
    Mini LED電視成618最大的贏家之一,預計下半年將持續引領
    3
    政策紅利+場景需求的釋放,家用凈水行業步入新增長周期
    4
    “百鏡大戰”開啟,AI眼鏡將是下一代智能交互入口?
    5
    光譜·AI·未來:一目科技視角下的家電智能化新圖景
    6
    關稅倒逼?通用家電洗衣機生產線撤離中國
    7
    彩電行業的“觸控革命”能否讓年輕人重返客廳?
    8
    最強拍照手機易主!OPPO Find X8 Ultra DXO拍照評分169:世界第一
    9
    曝REDMI高性能手機突破8000mAh:小米史上最大
    10
    iPhone 相機也要有可變光圈了?蘋果新專利超彈性薄膜或將替代機械葉片
    11
    董明珠大氣上調格力空調安裝費20元,美的海爾跟不跟?
    12
    跳過“偽需求”、直指“營養留存”本質,方太冰箱重塑高端價值
    13
    BOE(京東方)攜手合作伙伴定義下一代電競顯示趨勢 借勢核聚變嘉年華構建產業生態閉環
    14
    打造明星感直播,頭部團播直播間深度部署佳直播解決方案
    15
    史上最長618背后的三大蛻變:拒絕內卷、體驗重構、情感當道
    16
    2025中國電子紙生態暨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17
    坐飛機前看一眼:民航局發布通知 禁止攜帶無3C標識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18
    董明珠看不上的小米,如今正在家電戰場反殺
    19
    為何三大運營商要重啟eSIM業務?
    20
    國產新一代CPU發布
    關于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商務合作
    • QQ:61149512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四虎90后|you jiz zz com无码一区二区|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1. <p id="f1kd3"></p>

      <p id="f1kd3"><label id="f1kd3"><xmp id="f1kd3"></xmp></lab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