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f1kd3"></p>

    <p id="f1kd3"><label id="f1kd3"><xmp id="f1kd3"></xmp></label></p>
  2. 云廠商接入DeepSeek,會放棄自研嗎?
    云廠商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是基于成本、市場、用戶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在當前AI市場競爭環境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25-03-04 09:46:22
    來源:天極網??

    2025年開年,科技領域掀起了一股“DeepSeek浪潮”,不過,“服務器繁忙,請稍后再試”?這句對話框提示詞卻成為了許多用戶在使用DeepSeek時頻繁遭遇的困擾。

    云廠商接入DeepSeek,會放棄自研嗎?

    好在,云廠商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目前,阿里云、騰訊云、百度智能云、華為云、京東云等主流云廠商均已加入DeepSeek的?“朋友圈”。

    那么,這一舉動背后,有著怎樣的考量呢?

    為什么接入DeepSeek?

    實際上,云廠商集體接入DeepSeek,絕非偶然,而是基于對技術、市場和生態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具體來看:

    1、低成本+高性能

    DeepSeek在成本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根據公開資料顯示,DeepSeek-R1模型訓練成本僅為560萬美元,遠低于OpenAI等科技巨頭的數千萬美元投入,卻實現了與OpenAI推理模型o1相媲美的性能。而且,其開源策略更是進一步降低了部署門檻,以DeepSeek-R1?671B模型為例,本地化部署的硬件成本在百萬級別,而通過云服務API調用則幾乎無須前期硬件投入,這種高性價比能夠幫助云廠商能以更低成本吸引開發者與企業客戶。

    2、推動MaaS成為主流服務模式

    DeepSeek?模型的開源屬性不僅是其技術優勢的體現,更在產業生態融合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深度促進了大模型與云計算的結合,有力推動了?MaaS(模型即服務)模式迅速崛起,使其逐漸成為行業內的主流服務形態。

    回顧過往,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占據著商業模式的主導地位。然而,隨著大模型技術的迅猛發展,MaaS?商業模式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借助?MaaS,企業能夠以服務的形式交付復雜的AI模型,顯著降低了技術應用的門檻,使得更多企業能夠輕松接入和利用先進的?AI?技術。

    據Allied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AI軟件即服務市場價值117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1789億美元,2024-2032年復合增長率達35.9%。

    3、用戶增長的指數級效應

    在當下競爭白熱化的?AI?市場環境中,各大云廠商都在積極探尋能夠脫穎而出的競爭優勢,而用戶增長規模和速度已然成為衡量其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數據顯示,上線僅21天,DeepSeek的月活躍用戶數(MAU)就達到了3370萬,在全球AI產品月活總榜上位列前四。對于云廠商而言,接入DeepSeek意味著直接承接其流量外溢。這種用戶黏性與商業價值的雙重提升,成為云廠商無法忽視的驅動力。

    自家大模型不香了嗎?

    在云廠商積極推廣基于DeepSeek模型服務的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隨之浮現,那就是對第三方模型的依賴,是否會削減對自家大模型的研發投入?

    隨著越來越多的云廠商接入DeepSeek,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將進一步加劇。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云廠商不僅需要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優質服務,還需在價格上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以此吸引并留住用戶。然而,這一系列舉措極有可能帶來額外的研發和營銷成本,對云廠商的財務狀況構成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云廠商在自研大模型領域已傾注了大量的資金和心血,并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騰訊的混元大模型、阿里云的通義千問等等。因此,如何利用開源大模型的優勢,同時又不阻礙自研大模型的穩步發展,成為了云廠商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云廠商接入DeepSeek,會放棄自研嗎?

    筆者認為,接入第三方大模型與自研大模型并非相互對立、不可調和的矛盾。相反,從戰略層面來看,它們更像是一種互補關系,能夠為云廠商提供一條更為靈活的發展路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技術的多元創新。

    一方面,接入第三方大模型能讓云廠商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產品的性能和服務質量。在如今競爭激烈的AI市場中,時間就是先機。對于那些自研大模型尚不成熟,或者在某些特定領域缺乏足夠技術積累的云廠商而言,接入成熟的第三方大模型可以快速滿足用戶對于高效、智能服務的需求,避免因技術短板而導致用戶流失。例如,一些中小型云廠商在自然語言處理或圖像生成等領域,可能無法在短期內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深度研發,接入第三方大模型就成為了他們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同時,借助第三方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和用戶反饋,云廠商還能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為自研大模型的發展提供方向指引。

    另一方面,自研大模型則是云廠商構建長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盡管第三方大模型能夠提供即時的技術支持,但云廠商若想要在市場中占據獨特的地位,擁有自主可控的技術是必不可少的。自研大模型可以根據云廠商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用戶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實現與其他業務的深度融合。

    此外,云廠商在接入第三方大模型的過程中,可以對其技術架構和算法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借鑒其中的先進理念和方法,為自研大模型的創新提供靈感。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云廠商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是基于成本、市場、用戶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在當前AI市場競爭環境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最新文章
    1
    第二屆健康顯示大會在京隆重召開:以標準領航 共筑健康顯示新生態
    2
    美國對華AI芯片供應政策急轉彎!
    3
    黃仁勛答記者問實錄,事關H20、中美競爭、對華合作......
    4
    全線回暖,618大促疊加“國補”助力家電行業6月熱銷
    5
    銷量增速超140%,擦窗機器人如何撬動清潔電器市場?
    6
    華為新一代三折疊來了!Mate XT 2入網:支持衛星通信
    7
    30億元/臺!全球首臺頂級光刻機出貨 支持后2nm工藝:中國廠商不可能買到
    8
    蘋果首款折疊iPhone來襲:搭載三星無折痕技術,預計起售價1800美元起!
    9
    全系搭載A19系列芯片!蘋果iPhone 17系列爆料:或有全新橙色背板
    10
    2025 CIC中國智慧生活大會“生活美學創新發展論壇”隆重召開
    11
    2025 CIC中國智慧生活大會“AI+智能硬件融合發展論壇”成功召開
    12
    高溫刺激空調銷量走高,美的格力小米“各顯神通”引領變革
    13
    2025 CIC中國智慧生活大會在北京開幕
    14
    《2024中國電子視像行業統計年鑒》在2025 CIC中國智慧生活大會現場隆重出版
    15
    聯通打響手機eSIM“第一槍”:距離全面普及還有多遠?
    16
    工業智能體落地仍有三道“檻”
    17
    預計2025年8K電視面板規模50億美元,推動8K電視迎來普及時刻
    18
    蘋果最薄 iPhone 17 Air 被曝獨享鈦合金中框
    19
    Mate/Pura 70系列賣爆!華為手機Q2重奪中國出貨量第一:小米在前五中唯一增長
    20
    電視市場變天!85英寸+電視爆火 75英寸及以下全面失寵
    關于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商務合作
    • QQ:61149512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四虎90后|you jiz zz com无码一区二区|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1. <p id="f1kd3"></p>

      <p id="f1kd3"><label id="f1kd3"><xmp id="f1kd3"></xmp></lab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