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的持續高溫席卷全球,不僅點燃了消費者的“清涼需求”,更徹底激活了空調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5年27周(6.30-7.6)空調線上市場銷售額同比激增63%,線下則暴增了120%。
來源:奧維云網
釘科技注意到,在這場由天氣催化的市場盛宴中,頭部企業各展所長:格力以服務重塑競爭壁壘,美的系憑借多品牌矩陣收割份額,小米則依托生態優勢實現高端突圍,共同勾勒出行業變革的新圖景。
先看格力。面對激增的安裝需求,格力電器選擇將資源投向服務鏈最前端的安裝工程師群體。釘科技注意到,自今年6月1日起,格力宣布每安裝一套家用空調,額外向安裝工發放20元高溫補貼,由總部直接打入個人賬戶。這項預計年投入超5.6億元的舉措,在行業深陷價格戰的背景下顯得尤為可貴。以旺季人均日裝10臺測算,安裝工月收入可提升約6000元。這種對人力價值的尊重正轉化為服務質量的提升,配合“十年免費包修”政策,格力構建起“質量-服務-口碑”的閉環競爭力,在高溫大考中展現出強大的用戶粘性。
美的則通過多品牌協同策略實現市場份額的強勢擴張。釘科技注意到,奧維云網1-26周監測數據顯示,線上空調銷量前三強分別為美的(22.80%)、格力(18.08%)和小米(15.55%)。若計入旗下子品牌華凌10.44%的份額,美的系整體市占率高達33.24%,寡頭效應日益凸顯。
來源:奧維云網
美的這種空調“高低搭配”的戰略清晰可見:主品牌美的聚焦技術升級,華凌則以2085元的親民價格卡位中低端市場。面對慘烈的價格戰,美的均價下調11.18%換取市占率提升2.93個百分點,其柔性供應鏈優勢在需求暴增期充分釋放,單日24.5萬套的安裝峰值不僅體現制造能力,更彰顯后端服務體系的強大彈性。
小米空調的異軍突起徹底改寫了傳統競爭邏輯。釘科技注意到,當行業前十品牌中九家均價跌幅超10%時,小米實現銷量市占率15.55%(同比增0.56%)與均價2430元(同比漲10.27%)的雙增長,在東北地區銷量暴增20倍的極端案例更揭示其生態模式的爆發力。這種逆勢增長的根基在于“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生態協同創造的附加值讓小米擺脫價格戰泥潭,2025年研發投入超300億元的承諾,支撐其在AI節能算法、雙毫米波雷達等技術創新持續突破。
行業繁榮背后暗藏結構性變革。釘科技注意到,上半年線上空調銷量同比增長28.17%達1694.41萬臺,但均價同比下降4.02%至2604元,昭示著“量增價跌”的行業困境。2025年下半年政策紅利仍在釋放,7月下達的新輪“以舊換新”補貼,推動新一級能效空調銷量激增,為技術升級提供外部助力。更深層的轉型來自競爭維度躍遷,當小米證明生態溢價可行性,美的以多品牌覆蓋全客群,格力用服務重塑行業標準,單純價格廝殺已轉向“生態+場景+服務”的綜合較量。
這場由高溫點燃的銷售狂潮終將退去,但頭部企業構建的技術壁壘、生態網絡與人文關懷,正成為支撐行業穿越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三角支柱。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