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家電網原創】近日,“帶貨一哥”李佳琪與化妝品大牌歐萊雅之間的紛爭,成為網絡話題熱點。
原來,雙十一活動期間,李佳琦和薇婭兩大頭部直播在個人直播間為歐萊雅產品進行直播帶貨,并放出優惠價格,引發在線觀眾和粉絲一波“買買買”熱潮。不過在這之后,歐萊雅在品牌自有直播間再次放出優惠價格,引發李佳琪團隊質疑。
原來,李佳琪團隊認為,歐萊雅直播間給出的優惠價格,比李佳琪直播間給出的優惠價格更低,此舉并未讓在李佳琪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享受到歐萊雅宣傳的“全年最大力度”優惠,發出公告表明暫停與歐萊雅合作,而歐萊雅經過調查后也進行回應:將盡快給到相關消費者公平、妥善的解決方案,切實保障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事已至此,“歐萊雅VS李佳琪”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對家電行業來說,這個事件卻結結實實地給業界上了一課。眾所周知,家電行業與直播帶貨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從這件事中,能夠學習到什么?
行業專家認為,家電行業要透過表面現象,擱置對事件本身的評判,看到背后的深層邏輯,從而有所學習。
首先,為什么歐萊雅直播間和李佳琪直播間會出現不同的優惠價格?如果是在歐萊雅方面的考量來看,李佳琪和薇婭雖然是頭部主播,能給自家品牌帶來流量,但終究是依靠他人的引流,歐萊雅品牌自身也需要創造流量,而全網最低優惠價自然是一個具有誘惑力的法寶。有了價格優勢,品牌直播間就能在流量上更有底氣。
其次,品牌直播間與頭部主播直播間之間產生優惠價格差異的根本在于定價權掌握在誰的手里。作為定價權的最終掌握者,品牌商在定價與讓利方面有著很大的權力,若是這樣來看,李佳琪等主播等于一級經銷商,而品牌商自身的直播間等于是廠家直銷,品牌商自然樂意給自家直播間一個更低的誘惑價格。
最后,還要看到品牌商的核心需求,還是突出自身的品牌。放在現在的電商環境中,品牌商往往希望會把最好的資源留給自家的直播間,盡管品牌商在流量和轉化率方面的經驗不如頭部主播,但品牌商仍然掌握定價權這個源頭,也會思考如何借助這個終極全力來實現品牌傳播力的增長,在這個過程中,會更多為自家品牌做考量。
行業專家認為,孰對孰錯已經無需過多討論,公道自在人心,家電行業從此事中要學習的是,透過表象看到的經驗和教訓。對離不開營銷和宣傳的家電企業來說,直播帶貨是一種新興的營銷手段,影響力和傳播力都較為廣泛,也有不少家電企業從直播帶貨中得到了可觀的流量和銷量,但對于如何成熟合理地開展直播,一些家電廠商仍在摸索。鑒于廣泛的傳播效應,家電企業做直播也要避免帶來爭議的做法,防止可能出現的負面效應,而對于最終定價權,亦要妥善利用,發揮最大的營銷效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