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進軍手機,小米研發汽車,蘇寧易購布局家裝……這是一個跨界競爭的新時代,似乎所有的生意都值得新玩家重新做一遍。
跨界競爭的內在商業邏輯,其實并不簡單。因為,并不是換一個玩家之后,原先的賽道就必會有增量市場出現,跨界競爭者就必然有新的競爭優勢。而之所以有那么多跨界競爭者出現,《釘科技》認為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品牌競爭已經從產品技術的比拼,進化到產業生態的比拼,而基于構建產業生態的考慮,圍繞垂直產業鏈和橫向生態圈進行擴張,就成為巨頭們的必然選擇。
二是,很多產業巨頭往往處于存量市場,繼續發展的動力不足,像汽車、家電、3C等行業亟待新的“鯰魚”來激活,并通過跨界競爭來打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比如吉利跨界布局手機市場,就是出于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的考慮。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是物聯網時代重要的兩大智能終端,在萬物互聯趨勢興起、終端廠商追求場景價值更大化的當下,對于巨頭來說,將移動場景和出行場景打通,也可以建立更強大的技術和生態壁壘。
從更宏觀的業務布局來看,吉利的跨界布局也有內在的邏輯,其通過智能手機、智能汽車、衛星互聯網等全面的布局,可以拉通未來生活、商務、娛樂等智慧場景,構建具備更高維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蘇寧易購布局家居業務的商業邏輯,也在于構建一個新的產業生態。傳統家電零售企業主要資源集中在電器銷售上,對于用戶“前置性”需求重視程度不夠。原來,用戶是裝修好房子再想買家電的事兒。如今,隨著95后00后對視覺、空間要求的提高,普遍希望在裝修之前就能配套家電家裝的設計,這就為家電家裝一體化服務帶來了機會。
《釘科技》注意到,家電零售市場近年來徘徊在8000億元左右,整體下行壓力增大。但家裝市場卻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數據顯示,中國家裝行業產值從2011年的1.1萬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24萬億元。2020年雖然疊加了疫情影響,但家裝行業總產值依然保持在2萬億元,仍維持了高位水平。
對于蘇寧易購來說,打通家電家裝市場,無疑大幅擴張了自己的競爭邊界,拓展了增長空間。這種打通,對用戶來說會非常自然,能在單一平臺獲得家電家裝一站式的消費體驗;對于蘇寧易購來說,則需要實現服務模式的新一輪重構。
一方面,廣聚生態資源。釘科技注意到,在日前舉行的蘇寧易購春季行業大會上,其就與百大品牌組建了“WE家聯盟”,包括芝華仕、喜臨門、林氏木業、全友、愛果樂、九牧、箭牌、恒潔、科勒、四季沐歌、歐普、雷士、松下、飛利浦等主流家電家裝品牌,共同為用戶提供基于“家”場景的專業、品質家電家裝服務。
另一方面,創新服務模式。為了更好的滿足用戶對于“所見即所得”的消費需求,蘇寧易購與酷家樂進行合作,雙方將在線上打造上萬個3D樣板間,讓用戶一目了然,有足夠的場景去選擇、搭配家電家裝,可視化實現整套家電家裝一站式購買。很明顯,這樣服務模式和傳統的家電產品展示、家裝樣板間展示不同,科技化手段的引入讓蘇寧易購的服務更加高效、交易更加透明,用戶體驗也會有極大的提升。
當然,任何跨界布局都不可能輕松實現。蘇寧易購擁有32年家電零售經驗,積累了過億的用戶群,具備專業售后服務和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的能力,這些都是蘇寧成為“家電家裝購物首選平臺”的底蘊所在。
所以,實現家電家裝一體化服務,并不是所有家電、家居零售企業都有能力做好的。一方面,需要有強大的供應鏈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強大的用戶基礎;另一方面,還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創新運營、服務模式,不能簡單照搬傳統的家電零售或者家裝服務模式。
跨界競爭雖然流行,但需要看到,上述巨頭的跨界動作都在“相關多元化”的框架內,能實現與原有優勢業務的相互賦能、相互促進。因此,追風口的盲目跨界,是不可取的。
無論是手機、汽車還是家裝、家電,打破競爭邊界的行為都會帶來品牌競爭格局的重塑,一個鼓勵賽道融合、跨界創新的新競爭時代,將出現以生態競爭力為標簽的品牌新物種。這是吉利、小米、蘇寧易購們的機會所在。(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釘科技”)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