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技網觀察]11月以來,聯發科天璣連發,從公開信息來看:
月初的天璣9300,性能和能效都顯著提升,開創性地設計了 “全大核”CPU架構;集成第七代AI處理器APU 790,1秒內可生成圖片,支持終端運行最高可達330億參數的AI大語言模型;新一代旗艦12核GPU,與上代相比,峰值性能提升46%,相同性能下功耗節省40%;旗艦級ISP影像處理器,支持AI語義分割視頻引擎,可進行16層的圖像語義分割,對捕捉畫面色彩、紋理、噪點以及亮度進行實時逐幀優化……
月中的天璣8300,延續了天璣9300的4+4核心架構;CPU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30%;GPU性能提升60%,功耗降低55%;采用全新第7代APU 780 AI處理器,支持最高100億參數AI大語言模型,成為了同級別產品中首款支持端側AIGC的產品。
讓產品在同級別內做“性能怪獸”,看起來是聯發科的追求。
從目前公開的細節配置及一些可見的跑分數據、反饋等等來看,“高智能、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確實也在成為天璣的基因。
在丁科技網看來,天璣9300、天璣8300的正向反饋,算是聯發科手機處理器近年來走向“叫好又叫座”狀態的一種延續。
“叫好”,體現在“玩家”和更普遍用戶的反饋上。
“叫座”,則表現在智能手機終端品牌的支持上。天璣系列正在被頭部品牌的旗艦機型越來越多的采用,以天璣9300為例,發布當時,vivo X100系列、OPPO Find X7系列等就宣布將搭載該芯片。
天璣系列“叫好又叫座”的聯發科,看起來正在與高通“正面剛”。
在天璣系列正式發布之后的幾年里,聯發科先是把握了5G普及換機的紅利,又同時在性能、體驗上發力,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具備了與高通“正面剛”的實力。
不過,天璣系列的“叫好又叫座”雖然已是既定事實,但聯發科的“票房”,也就是整體的溢價和盈利能力,相比高通還有距離。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今年二季度的手機處理器市場,從出貨量看,聯發科以3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高通以29%的份額排名第二,差距微弱,基本持平。
再看盈利能力。高通公司8月3日發布的截至6月25日的2023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凈利潤為 18.03 億美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利潤為 21.05 億美元。對應時間的聯發科財報顯示,二季度其歸母凈利潤為159.65億新臺幣。二者凈利均折算為人民幣,高通是聯發科的4倍左右。
在丁科技網看來,這就表明,聯發科芯片的溢價能力與高通存在差距;同時,在高端化上,產品性能與體驗之外,聯發科應該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機構數據或可作為佐證: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方面的信息,聯發科的增長主要由于庫存水平下降以及入門級5G手機市場競爭加劇,新型中低端手機的推出增加了天璣6000和天璣7000系列的出貨量;高通出貨增長,主要得益于三星Flip和Fold系列折疊機的推出,以及高通更新的驍龍7 Gen 1、6 Gen 1、4 Gen 1系列產品線的拉動。
這里可以看到,作為聯發科的門面的高端旗艦芯片,在市場端仍需努力;而高通,除了保持高端作為外,在經濟型產品上也有了起色。
另外,高通是蘋果和三星的供應商,這兩個高端市場的“龐然大物”,對其盈利能力是相當的保障。
聯發科,或許真的需要考慮如何提高自身“票房”了。畢竟,除了高通之外,其他品牌有做大的趨勢。
同樣從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看,二季度,聯發科、高通份額同比下滑,蘋果、紫光展銳和三星均在增長;環比看,聯發科份額回落,高通、三星、紫光展銳均在增長。特別是,紫光展銳進展迅猛。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通尚且可以繼續吃“盈利能力”,但聯發科還不完全可以。
不過,提高自身“票房”方面,聯發科需要尋找較好的策略,因為,高通此前看起來正在讓出溢價,這樣的動作可能會越來越大。(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丁科技網”)
- QQ:61149512